【壮怀激烈的出处是哪里】“壮怀激烈”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胸怀大志、情绪激昂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定意志。那么,“壮怀激烈”这一成语究竟出自何处?下面将从出处、释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壮怀激烈”最早见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一词中。该词中的“壮怀激烈”原意是指壮志满怀、情绪激昂,后被广泛引申为对国家、民族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神状态。
这一成语多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有志之士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情感与坚定信念。它常与“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现代语境中,“壮怀激烈”也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理想、奋斗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昂斗志和不屈精神。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壮怀激烈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
原文句子 | “壮怀激烈,欲说还休。” |
释义 | 胸怀大志,情绪激昂;形容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有志之士或在重大事件中表现出强烈情感的人。 |
近义词 | 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豪情壮志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冷漠无情、心灰意冷 |
现代应用 | 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文章中,表达对国家、理想、事业的热爱与坚持。 |
三、结语
“壮怀激烈”虽源于古诗词,但其精神内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还是当代的奋斗者,这种精神都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文化中的经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