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瓴怎么读音】“瓴”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很多人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它时,可能会不清楚它的正确读音和含义。本文将对“瓴”的读音、字义以及相关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瓴”字的拼音是 líng,声调为第二声(阳平)。它是一个形声字,由“石”和“令”组成,本义指一种盛水的陶器,后引申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关键环节。
在现代汉语中,“瓴”常用于成语“高屋建瓴”,意思是站在高处,把瓶子里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也用来形容掌握全局、把握关键。
此外,“瓴”字在古文中也有出现,如《史记》中提到“以瓦击石,其势不敌;以石击瓦,其势必胜”,其中“瓴”即指陶制容器,象征着力量与优势。
二、表格展示
字符 | 拼音 | 声调 | 部首 | 笔画 | 释义 | 例句/用法 |
瓴 | líng | 第二声 | 石 | 10画 | 盛水的陶器;比喻关键部分 | 高屋建瓴:比喻掌握全局,势不可挡 |
三、注意事项
- “瓴”字虽然读音明确,但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 在日常交流中,若遇到“瓴”字,可直接根据拼音“líng”发音。
- 注意不要将其误读为“lǐng”或其他音,避免造成理解错误。
如需进一步了解“高屋建瓴”等成语的出处和用法,可参考《史记》《战国策》等相关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