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概括】《白杨礼赞》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赞美了白杨坚韧不拔、挺拔向上的精神,借此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和民族气节。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思想深度。
一、
《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为象征,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并以此寄托对革命精神和民族力量的崇敬。文中通过对白杨树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内在品质的描写,揭示出白杨树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白杨礼赞 |
作者 | 茅盾(原名沈德鸿) |
创作时间 | 1941年 |
文体 | 散文 |
主题 | 赞美白杨树的坚韧品格,象征民族精神与革命意志 |
写作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旨在激励人民抗战信心 |
白杨树特点 | 坚韧、挺拔、不屈不挠、适应力强 |
象征意义 | 白杨象征中国人民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
语言风格 | 朴实而富有感染力,比喻生动,情感真挚 |
结构特点 | 由景入情,由物及人,层层递进 |
三、简要评价
《白杨礼赞》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作者通过白杨树这一意象,唤起读者对民族尊严和奋斗精神的共鸣。文章虽短,但寓意深远,是现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