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过秦论重点句式】《过秦论》是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秦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为背景,分析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深刻道理。在学习《过秦论》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重点句式对于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过秦论》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式及其解析,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教学使用。
一、重点句式总结
序号 | 句子原文 | 句式类型 | 解析 |
1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状语后置 | “以窥周室”是目的状语,表示“用来窥视周王室”。 |
2 |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 并列结构 | “内”与“外”、“立”与“修”、“务”与“修”形成对仗结构,突出内外政策并重。 |
3 |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被动句 | “取西河之外”是被动结构,说明秦国不战而胜。 |
4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比喻+状语后置 | “云”“响”“景”为比喻,形容响应者众多;“赢粮而景从”为状语后置结构。 |
5 |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对偶句 | “地有限”与“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形成对比,增强语气。 |
6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判断句 | 直接陈述“灭六国者”是谁,结构简单明了。 |
7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判断句 | 同上,强调“族秦”并非外力所致,而是自身原因。 |
8 |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假设句 | 表示一种假设情况,引出作者的观点。 |
9 |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判断句 | 将“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进行类比,增强说服力。 |
10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递进句 | 通过“不暇自哀”→“后人哀之”→“不鉴之”→“复哀后人”层层递进,表达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
二、总结
《过秦论》作为一篇经典的政论文,不仅语言凝练、逻辑严密,而且在句式运用上极具特色。通过掌握这些重点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同时提升文言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句式特点,并通过反复诵读与背诵来加深记忆。此外,注意区分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等不同句式,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过秦论》原文及常见教学资料整理而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句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