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董卓进京的情节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历史故事。其中,“董卓进京”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朝廷权威的衰落和乱世的开始。董卓入京后,专权跋扈,最终引发诸侯讨伐,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伏笔。
一、情节总结
董卓原为西凉军阀,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任命为前将军,驻守长安。在朝中宦官与外戚争斗激烈之际,董卓趁机率兵进入京城洛阳,控制了朝廷。他废黜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独揽大权,实行暴政,激起民怨与诸侯不满。
此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大臣进行清洗,甚至残害忠良。他的暴行引发了各地诸侯的联合反抗,最终导致其被部将吕布所杀,但其带来的混乱局面已不可挽回。
二、董卓进京情节概览表
时间 | 事件 | 人物 | 结果 |
东汉灵帝驾崩后 | 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召董卓入京 | 何进、袁绍、董卓 | 何进被宦官杀害,董卓趁机进京 |
董卓入京后 |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 | 董卓、李儒、王允 | 汉室权威严重受损,董卓掌握实权 |
董卓掌权后 | 董卓屠杀大臣,推行暴政 | 董卓、李傕、郭汜 | 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
后期发展 | 董卓被部将吕布刺杀 | 吕布、王允 | 董卓死,但其势力仍影响深远 |
三、总结
“董卓进京”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片段,展现了权力更迭、政治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董卓虽短暂掌控朝政,但其残暴统治激起了广泛反抗,成为东汉灭亡的重要导火索。这一情节不仅推动了后续的群雄争霸,也为三国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