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参与者的不同,行动研究法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合作,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研究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和参与程度的不同,行动研究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总结说明
行动研究法的分类主要依据研究参与者(如教师、学生、研究人员等)在研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参与的程度。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1. 独立型行动研究:由研究者单独进行,不与实践者直接合作。
2. 合作型行动研究: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形成合作关系。
3. 参与型行动研究:实践者是研究的核心参与者,研究者更多作为指导和支持的角色。
4. 协同型行动研究: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多边协作机制,强调资源共享与共同成长。
这些层次反映了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行动研究从“研究者主导”向“实践者主导”的转变趋势。
二、分类表格
层次类型 | 研究参与者角色 | 参与程度 | 特点描述 |
独立型行动研究 | 研究者为主 | 低 | 研究者独立设计、实施和分析研究 |
合作型行动研究 | 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 | 中等 | 强调双方合作,信息共享 |
参与型行动研究 | 实践者为主,研究者为辅助 | 高 | 实践者是核心,研究者提供支持 |
协同型行动研究 | 多方共同参与,无明显主次 | 非常高 | 多方协作,强调资源整合与共同发展 |
三、结语
不同层次的行动研究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场景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层次有助于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实践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资源条件以及参与者的意愿,灵活选择或组合不同层次的行动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