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车架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车辆识别代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VIN)是每辆汽车的“身份证”,由17位字符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一辆汽车。VIN码不仅在车辆注册、保险、维修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判断车辆来源、历史和真实性的关键信息。
下面是对17位车架号的详细解析,帮助你快速了解每个字符的含义。
一、VIN码结构总结
17位VIN码按照国际标准(ISO 3779)分为三部分:
- 第1-3位:世界制造厂代码(WMI)
- 第4-8位:车辆描述部分(VDS)
- 第9位:校验位
- 第10位:年份代码
- 第11位:装配厂代码
- 第12-17位:生产序列号
二、17位车架号详细解释(表格)
序号 | 字符位置 | 名称 | 含义说明 |
1 | 第1位 | WMI代码 | 由国家代码(1-3位)和制造商代码(1-2位)组成,表示车辆的生产国和厂商 |
2 | 第2位 | 制造商代码 | 表示车辆的制造商(如:F=福特,G=通用,H=本田等) |
3 | 第3位 | 车型代码 | 表示车辆类型或品牌(如:A=丰田,B=日产,C=克莱斯勒等) |
4 | 第4位 | 车辆类型 | 表示车辆类型(如:S=轿车,C=卡车,V=越野车等) |
5 | 第5位 | 车身类型 | 表示车身结构(如:4=四门,5=五门,S=掀背等) |
6 | 第6位 | 发动机类型 | 表示发动机型号或排量(如:L=1.6L,T=涡轮增压等) |
7 | 第7位 | 驱动方式 | 表示驱动形式(如:4=四驱,F=前驱,R=后驱等) |
8 | 第8位 | 安全配置 | 表示安全配置信息(如:E=电子控制,M=手动变速器等) |
9 | 第9位 | 校验位 | 用于验证VIN码的有效性,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得出 |
10 | 第10位 | 年份代码 | 表示车辆生产年份(如:A=1980,B=1981,N=1992,Y=2000,1=2011等) |
11 | 第11位 | 装配厂代码 | 表示车辆组装的工厂代号 |
12 | 第12位 | 生产序列号 | 从1开始递增的数字,用于区分同一车型的不同车辆 |
13 | 第13位 | 生产序列号 | 继续递增的数字,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辆车 |
14 | 第14位 | 生产序列号 | 继续递增的数字,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辆车 |
15 | 第15位 | 生产序列号 | 继续递增的数字,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辆车 |
16 | 第16位 | 生产序列号 | 继续递增的数字,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辆车 |
17 | 第17位 | 生产序列号 | 最后一位,用于唯一标识每一辆车 |
三、注意事项
- VIN码中的字母I、O、Q通常不会使用,以避免与数字1、0、Q混淆。
- 不同国家和厂商对VIN码的编码规则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保持一致。
- 校验位是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来的,可以用来验证VIN码是否有效。
四、总结
17位车架号是汽车身份的重要标识,涵盖了车辆的生产地、制造商、车型、配置、年份以及唯一编号等关键信息。了解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车辆,还能在购车、保养、保险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如果你需要查询某辆车的具体信息,可以通过VIN码在官方平台或第三方网站进行查询,获取更详细的车辆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