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中的碧落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碧落黄泉”常被用来形容极高的天空和极深的地底,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其中,“碧落”一词,常与“黄泉”并列使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文化内涵。
一、
“碧落”一词出自道教典籍,原意为“青天”,后引申为天上或高远之地。在“碧落黄泉”这一成语中,“碧落”代表的是高远的天空,而“黄泉”则指地下幽暗之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常用于表达生死相隔、天地难寻的意境。
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碧落”不仅象征自然界的高处,也常被赋予一种超脱尘世、接近仙界的意味。因此,“碧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天空,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二、表格:碧落的含义与用法解析
项目 | 内容 |
来源 | 出自道教典籍,如《云笈七签》等 |
本义 | “碧”指青绿色,“落”指天空或高处,合起来为“青天” |
引申义 | 高远的天空、仙界、超脱尘世的境界 |
常用语境 | 常与“黄泉”搭配使用,形成“碧落黄泉” |
文学意义 | 表达天地辽阔、生死相隔、难以相见的意境 |
常见出处 |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三、结语
“碧落”作为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意想象。它不仅是对自然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理解“碧落”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典文学中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