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怎么读】“樽俎”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现代人可能对其读音和含义不太熟悉。本文将从读音、释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樽俎”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樽”和“俎”。这两个字在古代常用于表示宴饮场合中的器物,后来引申为礼仪、外交等语境下的象征。
- “樽”:原指盛酒的容器,如“酒樽”,也可泛指酒杯。
- “俎”:本义是切肉的砧板,后引申为祭祀时放置祭品的器具,也用于比喻处理事情的方式。
“樽俎”连用时,常用来形容宴会、礼节或外交场合,有时也用于比喻处理事务的手段或方式。
二、表格展示
| 汉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释义 | 常见用法/出处 |
| 樽 | zūn | ㄗㄨㄣ | 盛酒的器皿;酒杯 | 《诗经》、古诗词中常见 |
| 俎 | zǔ | ㄗㄨˇ | 切肉的砧板;祭祀用器 | 《左传》、《论语》等典籍中出现 |
| 樽俎 | zūn zǔ | ㄗㄨㄣ ㄗㄨˇ | 宴会、礼节;比喻处理事务的方式 | 《史记·项羽本纪》:“楚汉相争,樽俎之间。” |
三、注意事项
1. “樽俎”的读音为 zūn zǔ,注意声调分别为第一声和第三声。
2. 此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3. 在现代汉语中,“樽俎”虽不常用,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古文或欣赏古典文学。
如需进一步了解“樽俎”在具体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左传》《史记》等经典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