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例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例题,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21:28:05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例题】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机械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用来衡量机械在做功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情况。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越省力、越高效。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初二物理机械效率例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过程和总结表格。

一、例题解析

例题1:滑轮组提升重物

一个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物体匀速提升5m,拉力为150N,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5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题思路:

- 物体所受重力:

$ G = m \times g = 20kg \times 10N/kg = 200N $

- 有用功:

$ W_{有用} = G \times h = 200N \times 5m = 1000J $

- 总功:

$ W_{总} = F \times s = 150N \times 15m = 2250J $

- 机械效率:

$ \eta = \frac{W_{有用}}{W_{总}} \times 100\% = \frac{1000}{2250} \times 100\% \approx 44.4\% $

例题2:斜面提升物体

用一个斜面将重3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2m的平台,斜面长6m,推力为150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题思路:

- 有用功:

$ W_{有用} = G \times h = 300N \times 2m = 600J $

- 总功:

$ W_{总} = F \times s = 150N \times 6m = 900J $

- 机械效率:

$ \eta = \frac{600}{900} \times 100\% = 66.7\% $

例题3:杠杆提升重物

一个杠杆将重200N的物体提升1m,动力为100N,动力臂长2m,阻力臂长1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

解题思路:

- 有用功:

$ W_{有用} = G \times h = 200N \times 1m = 200J $

- 动力所做的功(总功):

$ W_{总} = F_{动} \times s_{动} = 100N \times 2m = 200J $

- 机械效率:

$ \eta = \frac{200}{200} \times 100\% = 100\% $

> 注意: 此题中杠杆是理想杠杆(不考虑摩擦),因此机械效率为100%。

二、总结表格

题目类型 有用功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
滑轮组 1000 2250 44.4
斜面 600 900 66.7
杠杆 200 200 100

三、知识点小结

- 有用功:对物体直接做的功,即克服物体重力或阻力所做的功。

-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包括克服摩擦等额外功。

-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机械的能量利用率。

- 影响因素:机械效率受摩擦力、机械结构等因素影响,一般小于100%。

通过这些例题可以看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区分有用功和总功,同时理解不同机械的工作原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