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碧落解释是什么】“上穷碧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探索或追求的范围极其广泛、深入。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原意是说,即使到了天上的碧落和地下的黄泉,也找不到所思念的人,后来引申为追求或探索的极致。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上穷碧落 |
出处 | 唐·白居易《长恨歌》 |
字面意思 | 穷尽天空(碧落)和地下(黄泉) |
引申意义 | 探索或追求达到极致,不遗余力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某事的执着追求或探索的深度 |
情感色彩 | 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常用于文学或抒情语境 |
二、详细解析
“上穷碧落”中的“碧落”指的是天空,古代认为天上有碧绿的云气,故称“碧落”。而“下黄泉”则是指地下,古人认为人死后归于黄泉。因此,“上穷碧落”原本是形容一种极端的寻找行为,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强调追求的彻底性和无畏精神。
在现代使用中,“上穷碧落”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或追求理想,不惜付出一切努力,甚至跨越极限。例如:
- 他在科研领域上穷碧落,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 她为了梦想,上穷碧落,历经千辛万苦。
这种用法不仅保留了原意,还赋予了新的情感色彩,使其更具现实意义。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的精神、意志或追求,不宜用于描述具体的物理空间。
2. 语境搭配:应与“下黄泉”连用,以体现完整含义,单独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是否清晰。
3. 情感倾向: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通常用于褒义或感叹语气中。
四、总结
“上穷碧落”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既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也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都能起到很好的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