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比喻什么】“焚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不珍惜,甚至将珍贵的东西当作普通物品来对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对艺术和生活的讲究,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一、成语释义
焚琴煮鹤:字面意思是把琴当柴火烧,把鹤煮了吃。实际含义是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或者不懂得欣赏、浪费有价值的东西。它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识货、不爱惜、不尊重美好事物的人或行为。
二、出处与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原文 | “王安期作东海郡,吏人多以酒食为事,而王公(王导)尝以‘焚琴煮鹤’为喻。” |
含义 | 比喻浪费、糟蹋美好的东西 |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说明 |
文艺领域 | 对艺术品的破坏或不当处理 |
日常生活 | 不懂得珍惜资源或感情 |
社会现象 | 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或滥用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珍珠投暗、暴殄天物、大材小用 |
反义词 | 爱惜珍重、物尽其用、妥善保管 |
五、总结
“焚琴煮鹤”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与保护。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艺术、文化、情感等珍贵资源时,应保持敬畏之心,避免因无知或轻视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焚琴煮鹤 |
含义 | 比喻糟蹋美好事物或浪费有价值的东西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使用场景 | 文艺、生活、社会现象等 |
近义词 | 珍珠投暗、暴殄天物 |
反义词 | 爱惜珍重、物尽其用 |
通过了解“焚琴煮鹤”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魅力,并在生活中更加珍惜那些值得守护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