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骜不驯是什么意思】“桀骜不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性格倔强、难以驯服,不轻易服从他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历史人物,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深意。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桀骜不驯 |
拼音 | jié ào bù xùn |
字面意思 | 桀:夏朝末代暴君;骜:马不驯服;不驯:不服从。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不愿接受管教或服从权威。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的个性特征,也可用于形容事物难以控制。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有时也带有一种赞赏意味,视语境而定) |
二、详细解释
“桀骜不驯”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指夏桀和盗跖等人的性格顽固、不听劝告。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性格强硬、不轻易妥协,即使面对权威也不愿意低头。
在现代汉语中,“桀骜不驯”多用于描述那些有个性、不随波逐流的人。例如:
- 他从小性格桀骜不驯,不喜欢被别人管束。
- 这匹马非常桀骜不驯,没人能驯服它。
虽然这个成语带有贬义,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表达一种独立、不屈服的精神,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意志和反抗压迫时。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傲慢自大、我行我素、桀骜不羁 |
反义词 | 温顺听话、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选择: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情感倾向:根据上下文不同,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褒扬。
3. 适用对象:可用于人、动物甚至某些事物,如“这台机器桀骜不驯,难以控制”。
五、结语
“桀骜不驯”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反映了古代对人性的观察,也适用于现代生活中对个性的描述。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态度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