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条文

2025-10-02 03:25:53

问题描述: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条文,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03:25:53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条文】在司法实践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刑事犯罪类型,其核心在于行为人使用了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具有同等危险性的方法,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该罪名的设立,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防止因个别行为引发大规模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对该罪名进行了明确界定。以下是对相关刑法条文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法律条文

1. 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造成严重后果)

本条明确规定,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关键词:其他危险方法、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2. 刑法第115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造成严重后果)

若行为人使用上述危险方法,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关键词:造成严重后果、重伤害、死亡、重大财产损失、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二、刑法条文对比表

法律条文 内容概述 刑罚幅度
《刑法》第114条 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115条 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三、实务中的认定要点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方式是否具有高度危险性:如高空抛物、醉酒驾驶、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等,均可能被认定为“其他危险方法”。

2. 是否针对不特定多数人:该罪名强调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即行为对象是不特定或多数人。

3. 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而非过失。

4. 结果严重性:根据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决定适用第114条还是第115条。

四、结语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罪名,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断出现,司法机关在适用该罪名时也需结合具体案情,准确把握法律界限,确保公正与效率并重。

注:本文内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的原文进行整理与分析,旨在提供简明扼要的法律知识参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