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含义】“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强调的是个人在思想、行为、作风等方面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要求,旨在提升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一、严以律己的含义总结
“严以律己”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面对权力、利益、诱惑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持清醒头脑,不越底线、不触红线。其核心在于“自律”,即通过内在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外在的行为规范。
二、严以律己的主要内涵
| 内容 | 含义 |
| 思想上严于律己 |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思想坚定。 |
| 行为上严于律己 | 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言行,做到依法办事、按章行事。 |
| 作风上严于律己 | 克己奉公,反对奢靡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形象。 |
| 纪律上严于律己 | 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服从组织安排,维护集体利益,不搞特殊化。 |
| 生活上严于律己 |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不良习气和腐败诱惑。 |
三、严以律己的意义
1. 提升个人素养: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约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2. 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自身职责,勇于担当,不推诿、不逃避。
3. 树立良好形象: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
4. 推动社会风气:带动身边人共同遵守规则,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四、如何做到严以律己
| 方法 | 说明 |
| 加强学习 | 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思想境界和政策水平。 |
| 自我反思 | 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查找不足,及时改正缺点。 |
| 接受监督 | 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
| 坚持原则 | 在工作中坚守底线,不因私情而违背原则。 |
| 注重细节 | 从点滴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小错酿成大祸。 |
五、结语
“严以律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位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践行的准则。只有真正做到严于律己,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守住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