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不亦说乎”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学而》篇。这句话原本是孔子对学习和交友的态度表达,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喜悦、满足的一种方式。
一、成语释义
“不亦说乎”字面意思是:“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其中,“说”通“悦”,意为“高兴、愉快”;“亦”表示“也”;“乎”是语气词,相当于“吗”。整句用于反问,表达一种肯定的愉悦之情。
原句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二、成语用法与意义
“不亦说乎”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的满意或喜悦,尤其在描述友情、学习、生活等方面。它带有一种文雅、含蓄的语气,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亦说乎 |
出处 | 《论语·学而》 |
字面意思 | 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
词语解释 | “说”通“悦”,意为高兴;“亦”表示“也”;“乎”为语气词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某事的满意、喜悦,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常见搭配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现代用法 | 引申为“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吗?” |
文化背景 | 源自儒家经典,体现孔子对人际关系和学习态度的看法 |
四、使用示例
1. 古文示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
2. 现代用法
- 他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真是不亦说乎。
- 老友相聚,不亦说乎!
五、小结
“不亦说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了古人对人际关系、学习成果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汉语中通过反问表达肯定的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增添语言的文雅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