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是谁提出的】“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思想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理念,强调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品德、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该思想最早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提出,他被誉为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思想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应承担培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任务。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教学与德育密不可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代教育中“教书育人”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相关知识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提出者 |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
| 提出时间 | 19世纪初(约1806年) |
| 主要著作 | 《普通教育学》(Allgemeine Pädagogik) |
| 核心观点 |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包含道德教育,教学与教育不可分割 |
| 教育目的 | 培养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
| 影响 | 成为“教书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影响后世教育实践 |
| 与其他思想的关系 | 与“以学生为中心”、“全人教育”等理念相呼应 |
三、结语
“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思想不仅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它提醒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赫尔巴特的这一贡献,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