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中国信通院金键:Token经济引领未来产业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01 17:43:28来源:

6月2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中国信通院”)携手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乌兰察布市打造“Token之都”建言献策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各方智慧,共同研究探讨依托乌兰察布绿色电力、绿色算力的优势,打造“Token之都”,推动传统“能源输出地”向高附加值“AI生产力输出地”转型。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专职副庄聪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乌兰察布市委周凯,市委副、市长刘海泉,副市长柴悦,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刘钧毅,中国信通院首席专家史德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在此次会议上以《Token经济:未来产业新范式》为题做主题演讲,系统阐释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Token经济内核逻辑及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创新路径。

金键指出,未来产业作为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核心载体,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战略竞争的焦点。当前,美国、欧盟、日本等通过强化技术管制、加大研发投入等举措,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而我国将未来产业视为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环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正通过央地协同方式,加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他强调,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性、战略性、不确定性与长期性特征,其发展需经历技术跨领域融合与场景深度互动的复杂过程,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成为驱动未来产业变革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Token经济作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高级形态,正是破解未来产业发展痛点、激活要素价值的关键路径。

围绕Token经济的核心内涵,金键深入阐释其作为“机器智能为主体的经济范式”的变革价值。他指出,在未来产业向智能化、低碳化、健康化演进的进程中,Token化技术通过将物理世界的资产、知识、权益转化为可计算、可流通的数字单元,以标准化、可计算性与资产流动性核心价值重构产业生态。从实践来看,知识Token化推动AI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演进,价值Token化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实现数字资产全球流通,应用Token化则依托AIGC技术与元宇宙场景融合,催生虚拟社交、数字分身等新业态,而“星火・链网”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为上述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闭环。

金键表示,中国信通院工物所正在围绕三方面开展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一是锚定国家战略导向,构建未来产业科研支撑体系,跟踪全球前沿领域政策动向与技术突破,聚焦全球主要经济体未来产业布局,开展技术与产业动态追踪。二是打造“1+3+2”未来制造区域协同体系,以北京、深圳、厦门、宁波、苏州、佛山等枢纽为支点,推动AI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融合创新。三是深入研究AI与场景的结合发展逻辑,建立“AI技术供给-产业需求对接-场景价值转化”的闭环机制,在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培育“AI原生应用”,推动Token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金键强调,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信通院工物所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以乌兰察布“Token之都”建设为样本,推动Token工厂集群、应用场景创新、供应链协同等工作落地,探索以Token经济为纽带构建全球数字经济新范式,在未来产业赛道形成竞争新优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