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2025-05-20 01:28:35

问题描述: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0 01:28:35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词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题为《阳关曲·中秋月》。苏轼以他那如诗如画的笔触,将中秋之夜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首句“暮云收尽溢清寒”,写的是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层渐渐消散,天地间开始弥漫出一股清冷的气息。这里的“溢”字用得极为传神,仿佛那清寒之气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让人无处可避。这不仅描绘出了秋夜特有的凉意,更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银汉无声转玉盘”,则是对天上银河和明月的生动描写。“银汉”即银河,它在夜空中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而“玉盘”则比喻那轮皎洁明亮的满月,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镶嵌在天幕之上。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好,还通过“转”字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则由景入情,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此生此夜不长好”,表达了人生短暂,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而“明月明年何处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问题:即使明年的今天依旧有如此美丽的月亮,但那时的我或许已经身处不同的地方,经历着另一段人生旅程。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当下的珍惜之情交织在一起,让人读来不禁心生感慨。

整首词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之中,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中秋月色的美丽动人,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韵味。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是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