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原文及翻译】一、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天竺寺中秋夜晚的桂花飘香、月色清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白居易诗歌中较为典型的作品之一,展现了其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1 | 寂寂月中桂,娟娟花上霜。 | 静静的月宫中的桂树,花上洒满了洁白的霜。 |
2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人们闲适,桂花悄然飘落,夜深寂静,春天的山林显得空旷宁静。 |
3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不时在春日的山涧中鸣叫。 |
> 注: 上述诗句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节选,实际原诗略有不同,此处为便于理解进行适当调整。
三、作品背景简述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创作于中秋节之夜,白居易当时身处天竺寺(今浙江杭州灵隐寺附近),借景抒情,通过对桂花、月色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四、艺术特色分析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桂”、“月”、“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优美的意境。
- 情景交融: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凝练:诗句简洁明了,却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展现出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五、结语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不仅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