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出自哪里先帝创业】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句话出自《出师表》。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后主的期望。
“先帝”指的是刘备,他早年创业,但未完成统一大业便去世。“中道崩殂”意为中途去世;“越明年”指过了第二年;“政通人和”形容政治清明、百姓和睦;“百废具兴”表示各种事业都开始恢复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解析这句话的出处、作者、背景及含义,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句子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 出处 | 《出师表》 |
| 作者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 “先帝”所指 | 刘备(蜀汉开国皇帝) |
| “中道崩殂”意思 | 中途去世,未能完成大业 |
| “越明年”意思 | 过了一年之后(即刘备去世后的第二年) |
| “政通人和”意思 | 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
| “百废具兴”意思 | 各种废弃的事业重新振兴起来 |
| 文章背景 | 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刘禅上书,表达忠心与治国之志 |
| 文章作用 | 表达对国家的责任感,劝谏后主励精图治 |
三、延伸说明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准备北伐曹魏时,写给刘禅的一封奏章。文中不仅回顾了刘备的遗志,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其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一句,既是对刘备早逝的惋惜,也是对当前局势的感慨。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则反映了诸葛亮治理蜀汉期间的政绩,表明国家在经历战乱后逐渐恢复秩序,社会趋于稳定。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更是对后主的一种激励。
四、结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古代文臣忠君报国精神的典范之作。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背景,也能感受到古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