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谁董卓简介】董卓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权臣,也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凭借军事实力掌控朝政,最终导致东汉王朝的崩溃,并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埋下伏笔。董卓出身寒微,却在乱世中崛起,其行为对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董卓简介
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他原本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吏,后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逐渐掌握兵权。公元189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开始独揽大权,成为东汉末年的实际统治者。
董卓专权期间,残暴无度,滥杀无辜,甚至焚烧洛阳宫室,强迫百姓迁徙,引发民怨沸腾。他的暴政最终招致了诸侯联合讨伐,最终被部将吕布所杀。
二、董卓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董卓 |
| 字 | 仲颖 |
| 出生地 | 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 |
| 生卒年 | 约?—192年 |
| 身份 | 东汉末年权臣、军阀 |
| 主要事迹 | 镇压黄巾起义、控制朝廷、废少帝、拥立汉献帝、残暴统治、被吕布刺杀 |
| 政治影响 | 导致东汉灭亡,为三国时代铺路 |
| 评价 | 暴君、权臣、乱世枭雄 |
三、总结
董卓是东汉末年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从一个地方小官逐步崛起,最终掌控朝政,但其残暴统治和专横行为引发了广泛的不满。董卓的出现标志着东汉王朝的彻底衰落,也为后来的群雄割据奠定了基础。虽然他在历史上以“奸雄”形象著称,但他也反映了乱世中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