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连篇累牍】“连篇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讲话等内容繁多、重复冗长,缺乏重点。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较为常见,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连篇累牍”的来源、含义、用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成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连篇累牍 |
拼音 | lián piān lěi dú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文辞连篇累牍,而无益于时。” |
含义 | 形容文章或话语过多,内容重复、冗长,缺乏重点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文章、演讲、报告等内容过于繁琐、不精炼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二、详细解释
“连篇累牍”中的“连篇”指的是连续的篇章,“累牍”则是指多次写在竹简或纸张上的内容。整个成语原意是形容文章数量多、内容重复,后来引申为说话或写作内容繁复、啰嗦,没有重点。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某些文章或演讲内容过于冗长,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让人读起来感到枯燥乏味。例如:
- “这篇报告写得太过连篇累牍,让人难以抓住重点。”
- “他讲话总是连篇累牍,听的人早就失去了耐心。”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文章内容冗长 | “这篇文章简直连篇累牍,毫无新意。” |
指责演讲不够简洁 | “你这次发言太连篇累牍了,听众都听累了。” |
描述信息过多 | “会议记录长达几十页,真是连篇累牍。” |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误用:不要将“连篇累牍”用于褒义场合,它通常是带有贬义的。
2. 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文字作品或口头表达,不适合描述行为或动作。
3. 语境恰当: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确保语义准确,避免引起误解。
五、总结
“连篇累牍”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内容过多、重复、不精炼的现象。它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文学、新闻、演讲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批评意味。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与用法,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