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的读音及意思】“笃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坚定地实践、切实地行动。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常被用作座右铭或人生信条。下面将从读音、词义、出处及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笃行”由“笃”和“行”两个字组成。“笃”意为忠实、专注、坚定;“行”指行为、实践。合起来,“笃行”表示一种认真、踏实、坚持不懈地去实践的行为方式。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强调在学习与修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道理,更要付诸行动。在现代语境中,“笃行”常用来鼓励人们脚踏实地、勇于实践,不空谈、不浮躁。
“笃行”的拼音为 dǔ xíng,其中“笃”读作 dǔ(第三声),意为忠诚、厚实;“行”读作 xíng(第二声),意为行为、实行。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笃行 |
| 拼音 | dǔ xíng |
| 读音说明 | “笃”读 dǔ(第三声),“行”读 xíng(第二声) |
| 词义解释 | 忠实、坚定地实践行为;强调实际行动,不空谈理论 |
| 出处 |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 文化背景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强调知行合一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鼓励人们脚踏实地、努力实践,如“做人要笃行,做事要务实” |
| 同义词 | 实践、践行、躬行 |
| 反义词 | 空谈、虚伪、浮躁 |
三、结语
“笃行”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思考和讨论上,更应注重实际行动。只有真正“笃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